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蘋果日報:鈕則勳--重新思考「泛藍團結」(20110727)

重新思考「泛藍團結」

鈕則勳

面對宋楚瑜及親民黨的可能參選,標榜泛藍正統的國民黨頻頻呼籲親民黨「以泛藍團結為重,國親合作是泛藍選民共同的期待。」但這些企圖制衡親民黨的論述,其實有相當程度的局限性。


首先,「泛藍」其實是在民進黨執政下政黨合作的思維,目的是為了扳倒扁執政,現今既然已經國民黨重新執政,「泛藍」的概念或許要做個釐清或重新定義;畢竟執政者更應該拉高視野,藉此機會來跳脫為人所詬病的藍綠結構,納民主政黨政治於正軌;每每呼籲「泛藍團結」要親民黨顧全大局的訴求不僅落伍,無助於藍綠結構緩解,這種近似「回頭路」的思維也和馬總統「台灣繼續向前行」的開創性主軸背道而馳。
其次,泛藍選民真的期待國親合作?或許並非理所當然。這「假設」提出,國民黨是有民調數據的客觀依據?還是以老大哥心態欲主導詮釋權的想當然耳?
國民黨有沒有想過,會不會有原來投藍、你所認知泛藍選民已經跳脫了原來政黨惡鬥的藍綠框架,早已是依據政見及政績來做投票決策,而非政黨認同?從2008後國民黨歷次選舉的選票流失中亦能窺見原來所謂的泛藍選民投票行為的改變與不易掌握;而2010高雄選舉宋楚瑜挺楊非挺黃,即使國民黨呼籲棄保與泛藍團結,楊仍勝黃10萬票,亦可推論國親合不合作或許已成為不重要的變數,所謂泛藍選民自主投票的取向已非政黨可以主導。國民黨若只依照政黨輪替前的思維來判斷現今選民的期待,或許會失之精準。


以長遠施政為訴求
最後,國民黨要持續執政應以政績及長遠施政規劃來做訴求,而不是只消極訴求民進黨執政時的泛藍政黨合作模式,來藉此避免選票流失;倘只著墨此想法,不僅對其他政黨、甚至對其所認知的泛藍選民都未盡公平。或許國民黨所認為的泛藍選民早已對其動輒以他們作為「人肉盾牌」來掣肘其他政黨的舉措不耐煩;他們更會質疑,難道不滿意國民黨執政、也不滿意民進黨在野監督的選民,仍只能在兩黨間作抉擇?不能有其他可能選項?
基於此,國民黨一味想以過去泛藍團結的觀念來限制其他人或政黨參選的機會,只會讓人覺得是選舉私利的考量,論述也未必站得住腳。
宋楚瑜及親民黨的打算參選固然有其私人往昔的恩怨情仇、愛恨糾結與選戰或政黨發展策略的權術考量,本就可受公評,但國民黨也沒必要動輒以「泛藍要團結」這或許早就應被淘汰的大帽子來給親民黨戴上; 畢竟在政黨多元競爭的民主時代中,執政者應展現自信及企圖心,透過政績及長遠政見規劃來爭取認同,若是有這樣的氣度格局,即便有10個宋楚瑜及親民黨,馬英九及國民黨都應該無所懼。不是嗎?


作者為文化大學廣告系專任副教授、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中國時報:鈕則勳--拱宋當閣揆 不如促成蔡宋配(20110721)

    宋楚瑜及親民黨可能參選,近日吹皺政壇一池春水。民進黨釋出若執政,宋頗適合擔任閣揆的風向球;姑且不論其是否藉此消費宋來圖利選情,一時間宋楚瑜與親民黨似乎又展現出足以扮演第三勢力關鍵少數的能量。然筆者認為,民進黨與其請宋擔任閣揆,還不如讓小英認真考慮由宋擔任副手,畢竟蔡宋配成局,除了廣大媒體效果可以預期之外,仍有其他顯著的效果。
     首先,此局或許是台灣跳脫藍綠框架的一個契機,在意識形態光譜兩端的政黨能進行合作,至少顛覆了選民的傳統制式思考,給台灣開啟了跳脫藍綠結構的機會之窗;況且,在國民黨自居泛藍正統呼籲親民黨合作,以回應泛藍民眾期待的同時,表面上雖是出師有名,然實質上則仍受陷藍綠框架,而無法展現執政者應有的大格局,跳脫藍綠迎向新時代。反觀民進黨若能和親民黨合作,便是以行動跳脫為人所詬病的藍綠惡鬥框架的具體做法,除了亮眼外,亦有助於民進黨形塑大開大闔的執政格局。
     其次,以宋的屬性來看,至少能彌補蔡英文兩岸的弱勢,同而促使民進黨正視兩岸交流不可擋的趨勢,不僅可在民進黨內產生務實兩岸政策論辯的空間,提出具體可行的兩岸政策;亦可以宋做為和北京間的緩衝機制,甚至執政後的溝通窗口,讓選民覺得兩岸交流的成果不會因為民進黨執政而趨緩或中止。
     再者,另外一項蔡之於馬的相對弱勢為執政經驗及能力。雖然蔡擔任過行政院副院長及陸委會主委,然其施政績效與行政歷練的說服力並不強,故其領導者形象之形塑仍顯薄弱;而在歷次民調中亦顯示出馬在執政能力方面仍有相當程度的努力空間,所以民調領先幅度有限。基於此,蔡若找宋搭檔,不僅可補自己此方面之不足,亦可對馬形成相當程度的壓力;畢竟,就台灣政治人物來說,宋的行政能力、魄力及執行力,仍屬有目共睹。
     或許論者有謂以宋的屬性及意識形態,未必符合蔡所提副手條件「黨內能接受」,然筆者認為形勢比人強,在小英尋找副手的過程中,「非政界的理想型人物」勢必不可得,與其繞了一圈再找蘇嘉全搭配,還不如認真思索宋與其之互補性,同時說服黨內人士;畢竟,要競逐大位者,總要有些開創性與異於常人的政治判斷與企圖心,倘已畫地自限認為無法說服黨內人士及基本盤選民,而畏首畏尾,又怎能讓人體會「Taiwan Next」的未來遠景。
     基於以上原因,加上性別、省籍的互補性,宋之於小英有其他潛在可能副手人選不可多得的優勢與機會;而民進黨與其讓人覺得釋出宋擔任行政院長訊息是沒誠意的消費之舉或是呼攏選票的行徑,還不如認真思考此局,好歹讓選民覺得妳有認真面對自己弱點且務實擬定政策的誠意。(作者為文化大學廣告系副教授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蘋果日報:賴祥蔚--廣播的未來在哪裡?(20110713)

緊隨著美國在2009年完成無線電視數位化,鄰國日本今年7月也宣布電視全面數位化的日程已進入倒數。既然國際潮流如此,我國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也樂觀期待電視的數位化轉換。

令人好奇的是:一旦電視數位化之後,下一步是不是廣播電台的數位化?但廣播電台能夠推動數位化嗎?數位化之後的廣播產業,還能以現在的面貌存活嗎?
廣播作為第一代電子媒體,即使後來遭遇到電視誕生的挑戰,但依然有其利基,這是因為傳統電視機體型龐大且很難隨身攜帶,因此廣播在電視登場後仍然魅力不減。但現在影音接收器已進化到非常容易攜帶,這就使得廣播媒體開始感受到聽眾中的年輕族群明顯迅速流失。試看:如果手上有智慧型手機,有多少人用來聽廣播電台?甚至有人認為:數位匯流之後,純粹聲音的媒體必然不復存在。這種論斷,顯然忽略了廣播的獨特魅力。
廣播作為陪伴的媒體,對工作繁忙的現代人來講,始終有其無法被取代的利基。而且類比式的廣播收音機成本低廉,有助於普及化,這也是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各種數位影音接收器所比不上的條件。過去如此,未來依然如此。

類比數位市場兩難

然而,前述論點是建立在管制政策不變的基礎上,亦即針對類比訊號發給執照,但是隨著世界各國陸續將無線電視的類比訊號收回,改由數位訊號傳輸;未來針對有線電視、廣播電台等媒體,也都可能改為數位傳輸,屆時必然要將類比訊號收回。
這一波從類比技術轉向數位技術的管制思維,對於電視產業來說或許影響較小,畢竟多數電視機早就有數位接收的功能。然而,對於廣播產業來講,這樣的管制思維卻可能造成廣播產業的大地震,這是因為數位收音機的價格,遠高於類比收音機的價格,正因如此,數位收音機的普及度遠遠比不上類比收音機。在可預見的未來,數位收音機的成本仍將難以降低,因此就難以普及。
既然如此,一旦政府想要比照電視訊號的技術轉換,也讓廣播訊號迅速從類比轉向數位,不免會創造出一個奇特的市場──有數位接收器的人(多為年輕族群)比較傾向觀看影音節目,沒有或不太會使用數位接收器的人(以年長者居多)則無法或不知該如何收聽。影響所及,廣播業者到底要不要投入大筆預算來更換發製播器材,就成了一個兩難的困局──不投入,就會被迫退出市場;真投入了,又怕屆時會因為數位收音機不普及而血本無歸。
廣播產業該如何數位化?類比訊號要不要回收?執照又該如何新發或續發?如果收回類比訊號,為了照顧聽眾權益,政府也要比照電視贈送機上盒的方式嗎?這些問題到目前都還很少獲得足夠的討論,但是卻在許多廣播人心中投射了龐大的問號與陰影。

作者為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暨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所長